HOTLINE

0898-08980898
设计案例

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设计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案例 > 北欧
梅德韦杰夫一句辛辣的嘲讽瞬间揭开了北欧历史最深的伤疤

发布时间:2025-09-05 15:59:48  点击量:

  

梅德韦杰夫一句辛辣的嘲讽瞬间揭开了北欧历史最深的伤疤

  俄罗斯前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今天发文说:“芬兰总统斯塔布说,芬兰在战争中击败了苏联。好吧,这些胜利在芬兰失地的地图上清晰可见。这显然是在暗示基辅的毒枭如何解释他即将到来的‘胜利’。”

  梅德韦杰夫一句辛辣的嘲讽,瞬间揭开了北欧历史最深的伤疤,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塔布究竟说了什么,能让这位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如此大动肝火,甚至不惜用“基辅毒枭”这样刺激的比喻?

  这场围绕80多年前战争记忆的口水战,绝不仅仅是历史争论那么简单,在芬兰刚刚加入北约的敏感时刻,梅德韦杰夫选择用“失地地图”来回应,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现实地缘政治警告,克里姆林宫是不是正在通过历史叙事向整个北欧释放某种信号?

  整场争论的起因可以追溯到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塔布近期的一次公开表态,斯塔布在提及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时,称芬兰在这场冲突中“击败了”苏联。

  从纯军事角度看,芬兰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确实堪称传奇,当时苏联出动45万大军、2000辆坦克和1000余架飞机,企图在三天内“解放”芬兰。

  而芬兰全国人口仅370万,国防军只有3.3万人,装备还停留在一战水平,然而,芬兰军队凭借著名的“曼纳海姆防线”、严寒天气和沼泽森林地形,以及神出鬼没的滑雪狙击手,让苏军遭受重创。

  根据赫鲁晓夫回忆录透露,苏军实际损失高达上百万人,而芬军伤亡约为7万人,虽然芬兰最终在1940年3月签署《莫斯科条约》,割让了4.2万平方公里领土。

  包括重要的维堡港和塞马运河下游,导致其东南部出海困难,但芬兰确实避免了像波罗的海三国那样被苏联完全吞并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斯塔布所称的“击败”或许是指芬兰成功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独立。

  梅德韦杰夫于2025年9月3日左右在社交媒体上对此作出回应,他嘲讽地写道:“芬兰总统斯塔布说,芬兰在战争中击败了苏联,好吧,这些胜利在芬兰失地的地图上清晰可见。”

  他进一步将这种“历史修正”与乌克兰局势相联系,尖锐地补充道:“这显然是在暗示基辅的毒枭如何解释他即将到来的‘胜利’,” 这里的“基辅毒枭”普遍被认为是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侮辱性影射。

  梅德韦杰夫的言论延续了他一贯的强硬风格,他此前曾警告任何侵犯克里米亚的企图都是对俄宣战,若北约国家这样做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并表示俄罗斯在受到安全威胁时“可能使用核武器”。

  梅德韦杰夫这番看似针对历史问题的尖锐言论,其真正指向无疑是当下的地缘政治博弈,影响深远,首先,这是对芬兰加入北约后的持续战略威慑。

  芬兰在2022年俄乌冲突后放弃军事中立传统,最终加入北约,这被俄罗斯视为北约的又一次东扩,直接威胁其西北边境安全。

  梅德韦杰夫此前就警告过,若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俄罗斯将在波罗的海地区部署核武器,他此次重提芬兰在“冬季战争”中最终割让土地的历史伤疤。

  意在提醒芬兰及其北约盟友:与俄罗斯直接对抗的历史代价是高昂的,即便取得战术成功,也可能面临战略上的损失,其次,此举旨在瓦解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援士气。

  梅德韦杰夫将斯塔布的言论与“基辅毒枭”对“胜利”的预期相类比,意图清晰:贬低乌克兰及其领导人对战局乐观判断的可信度,暗示其如同“扭曲历史”一样不切实际,从而打击乌克兰的士气,并试图影响西方公众和决策者对持续援助乌克兰的耐心和支持。

  最后,这反映了俄罗斯对历史话语权的争夺日趋激烈,在当前的国际舆论战中,控制历史叙事已成为塑造现实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工具。

  俄罗斯通过梅德韦杰夫等高层人士不断强调苏联在二战中的胜利和强大,同时选择性回顾与其他国家交战的历史,旨在维护其作为“不可战胜的大国”的形象,并为当下的军事行动寻求历史依据和国内民意支持。

  这种将历史与现实紧密捆绑的舆论攻势,不仅加剧了与西方国家的认知对立,也使得通过外交对话解决现实冲突变得更加复杂。

  对于芬兰等俄罗斯邻国而言,梅德韦杰夫的言论无疑是一个鲜明的提醒:克里姆林宫依然习惯于用实力和历史的语言进行沟通,未来的北欧安全格局仍充满变数。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电话:0898-08980898 手机:13988888888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88888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