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LINE
0898-08980898发布时间:2025-09-12 15:18:25 点击量:
提前组建班级微信群,研读每个学生资料,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各科成绩,为大学期间发掘学生的长板和补足短板做准备,策划新生班会第一课的内容……2025级本科新生尚未报到,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副院长、教授田园已然忙碌了起来。
从2006年走上教学岗位至今,田园已经当了近二十年“老师”。“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这是田园的毕生追求。站上讲台,田园把高大上的宏观经济学知识,“掰开了、揉碎了”用鲜活的方式讲给学生听;走下讲台,田园坚信行为世范,对待学生要用爱灌溉,要“扶上马再送一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到学生们能够成才、走向更好的岗位,这就是我最大的骄傲。”
从进入北京联合大学开始到走上领导岗位,田园始终坚守自己的主阵地,承担过10余门课程的教学,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在线课程两门,主编《国际结算》《财经素养与思辨力培养》等多本教材。
《宏观经济学》是田园教授时间最长的一门课,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再到后来学院配齐教学团队,众人合作打磨精品课程,田园始终在思考如何真正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型方法来源于西方,这门课也可以说是西方经济学的宏观部分。和微观经济学与普通人有更多链接不同,宏观经济学的着眼点更‘高大上’。如何用西方的经济理论讲好中国的经济故事,又让学生们听得明白,这很考验教师的教学功底。”
最初,田园想着,只要把西方的经济理论给学生讲透就行,后来发现,学生们缺乏将西方的经济思维运用到中国现状上的知识迁移能力。“我们就开始琢磨自己编教材,把宏观经济学的前沿理论跟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在书中加入大量的中国案例。”田园表示,在案例选择上,要按照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梳理出一条显性的、专业的内容线,同时还要按照内容情境,梳理出隐性的思政逻辑线年走上教学岗位至今,北京联合大学教授田园已经当了近二十年“老师”。受访者供图
在课程内容不断升级迭代的同时,田园也在更新打磨自己的备课内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与突破。”正是由于在教学上的不断探索和研究,田园获得了北京市高等学校第二十届教学名师奖等荣誉。“优秀的学生成就了优秀的老师。”在田园看来,这也是一门让自己不断成长的课程。
作为学校数字经济新专业申报的牵头人,田园十分开心,她已经为此努力了很久。“开拓一件事情是很难的。”田园表示,从专业角度来看,数字经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与北联大的发展定位十分契合。
田园和团队老师分头行动,去外省开设数字经济专业的高校调研,翻遍每一个培养方案,结合学校的定位,一门课程一门课程筛选,最后确定课程大纲。同时,考虑到数字经济专业的实践性很强,田园还实地走访了不少企业用人部门,“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企业最看重的是学生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创新思维、数字转型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在深入了解企业对数字经济岗位的能力要求后,田园将这些都作为了课程搭建的参考指标。
作为班主任,田园每次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都会很早开始准备。“我们很早就组建了微信群,方便大家交流。”私底下,田园也会认真研读学生的各项资料,从各科成绩到兴趣爱好,全方位了解每一位学生。“大学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班主任,要为学生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提前定好发展方向和计划。”田园说道。
“有的孩子逻辑思维清晰,可能比较适合考公。有的孩子喜欢参军,就做好参军准备。有的想往学术方向发展,我们就帮助学生定好深造学校目标。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帮助他们规划未来。”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田园还不断将科研经历和创新思维传授给学生,她所带的学生中,90%承担或参与过教师各类科研项目。
